農園部經理 廖容彬/Keven
前言
小果番茄是近幾年最熱門的園藝作物,除了高賣價吸引農民投入生產外,筆者觀察,在同一品種前提下,在不同區域、不同管理模式、不同的肥培,會生產出口感差異非常大的品質及風味,使得消費者對於該番茄的味道辨識度高,易形成忠誠度高的擁護者及產品差異化的市場。
再加上農民使用便利的物流、金流系統,順利銜接與消費者買賣的直接管道。因此更高的獲利模式,也是農民競相投入生產的原因。
筆者這幾年在與農民的接觸中,看到許多人進入這生產行列,也看見生產中不易突破的環結,因此為文,提出個人的淺見及解決方法。
建立獲利模式
依據農民不同的獲利模式,筆者將它區分為量產型、高品質型、質量並進型三種:
一、量產型
顧名思義,這類型的農民是以青果批發市場、行口、攤商為主要銷售通路。雖然量產,但不是不兼顧品質,而是更注重短期內的生產量增加。管理模式,大多是以停心型、多幹整枝為主。
在這樣的模式下,有無設施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品種的選定。
二、高品質型
這類型的農民擁有相當高的栽培技術,銷售方式以直接銷售為主。在每個人對於口感、風味喜好不同下,甜度自然成為品質判斷的主要標準之一。因此,高糖度常是這類型農民追求的目標。
三、質量並進型
這類型的農民通常擁有較大的生產面積,因為直接銷售的訂單會集中在特定的節日,無法有穩定的每週銷售量,因此銷售策略以批發市場、行口、直接銷售並進。
品質提升
景氣不佳,原物料價格飆漲,使得肥料售價節節上升,再加上接二連三的颱風所帶來的大雨毀損,大幅提高農民的生產成本,壓縮到收益。小果番茄的價格並不是不會受到影響,而是相對來說,其售價多數可決定於栽培者本身,只要能夠做出高品質,高價格的番茄依舊能被消費者所接受。
果實的品質,市場上是以外觀、糖度高低為標準,而影響糖度的直接因素可分為環境條件、種植方式、栽培技術等等。而環境條件中,溫度及濕度,是影響秋冬小果番茄糖度最直接的因素。
試想,肥料也是影響的條件之一,但是在冬春季節裡北部光照明顯不足,使得蒸散作用低弱,無法產生足夠的引力將根部吸收的肥分帶往全體植株;葉面施肥又怕沒有足夠的溫度從葉片上的蒸散,反而造成在高溼低溫的病害條件。
關於這點,筆者有兩點建議:首先,將具有預防病害功能的無毒資材與葉面肥料混合噴施葉片,其次,建議加裝風扇,以流動的氣流提升蒸散作用,幫助根系的養分吸收。
磷、鉀肥的使用
磷、鉀肥的來源大部分是速效性,對於一期花的作物,可以達到單一目的施肥的效果。但是對於花芽、花、小果、中果、成熟果同時存在,具備連續生長優勢的番茄而言,除非是籃耕種植,而且具有優良的觀察能力,每天調整肥料配方的養液系統,否則,短期速效的磷、鉀肥,並不是最佳選擇。
相對的,具有30-60天肥效期的磷、鉀有機複合肥料,適用在土耕、籃耕系統。除了針對番茄生長的特性外,肥料中的有機成份也是增進口感的方式之一。
著果劑
不管使用的是什麼劑型的著果劑,會不會傷到葉片是優先考量的。在使用著果劑時,筆者會建議添加適當的營養劑,一方面增進著果率,一方面降低葉片的損害。
採果期的病害管理
國人對於農藥殘留議題的關心程度日益提昇,對於番茄這種具有連續採收優勢的多花果作物,如何在採收期間避免使用農藥,但又可以保持植株健康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冬、春季節溫度偏低,此時的管理重點在葉面性病害控制。但卻又逢盛產期,農忙階段往往容易忽略病害的發生,影響果實品質,因此,如何有效地進行預防性管理,是這階段的重點。
結合上述兩點,能夠有效病害預防的微生物製劑及有機酸產品,對於生產無毒農業、產銷履歷、吉園圃的農民,是可以發揮作用的選項。
微生物製劑的種類
在市售的微生物製劑眾多,如何選擇適當的使用,這與使用的目的有關,例如:
• 分解固定在土壤介質中的磷
大部分的微生物都具有功能不同的溶磷作用,市售商品會標示為溶磷菌,其定位在土壤改良資材。
• 添加在有機肥中的微生物
一般的微生物都會以有機質為食物來源,這類型商品的目的在將肥料中的有機質分解為小分子營養源,利於植物吸收。其定位在營養生長的作用。
• 直接使用在土壤介質裡,促進土壤活性
除了微生物以外,還會添加澱粉分解酵素、蛋白質分解酵素等酵素種類,定位在結合上述兩項功能。
• 真菌或細菌類的產品
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後續殺菌劑的使用。除了銅劑、氫氧化物與抗生素類外,大部份的殺菌劑是針對真菌性病害設計的,所以在經常使用殺菌劑的農田或噴灑殺菌劑之前所使用的真菌性產品,可能較容易受到影響。
• 可否應用在葉面病害的預防
一般微生物製劑中,微生物的生存、繁殖的條件以土壤、介質環境最佳,近幾年來也應用其產生抗生物質的特性,使用於葉面性病害的防治。雖然會受到紫外線、溫度影響其生存時間,但防治的成效仍是明顯的。
• 該微生物的生存方式
是四散在土壤介質中,還是包覆在根上。試想,土壤性病害一定是直接附著根部或進入根內繁殖到一定數量才會發病。此時,包覆在根系上的微生物在根系周圍與病菌競爭時,一定比四散在土壤中的微生物更能發揮效果。
• 影響病害預防的條件之一,高菌落密度
菌與菌之間的對抗,除了產生抗生物質的多寡外,所謂的人海戰術,更是重要的因素。依筆者的認知,單位密度10億以上,是抗病的基本要件。
• 可否與大部分殺菌劑混合使用
大部分的微生物產品是不能與殺菌劑混合使用的,主因乃上述真菌與細菌的差別,這使得使用真菌性的微生物產品時會增加操作的工時。所以,選擇可以與大部分殺菌劑、殺蟲劑、肥料混合使用的微生物產品,最大的功用在於「省工」。
• 其代謝物質具有抗生作用
才能達成病害預防的效果。微生物代謝的抗生物質越多,能防治的病害越廣。
綜合以上條件,就能挑選到最適當的商品。
延長櫥窗期及耐儲存
行口、批發市場對於番茄儲放時間長短,也是認定影響價格及進貨量的條件。
一般認為,多施鈣肥健化細胞壁中膠層即可延長櫥窗期,但是鈣肥有累積性,多施用會造成硬果,反而降低果品。因此,筆者建議增加可以健化細胞壁、表皮組織又不會累積的矽質肥料。這方法應用在小漿果類的草莓上效果非常顯著。
另外,單使用化學肥料栽培的番茄,一定比多施用有機肥者,櫥窗期短。
結語
近幾年來,小果番茄的生產面積逐年增加,農民的獲利模式在調整當中。又因為小果番茄外銷不易,筆者認為,唯有提升生產技術,提高果品,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
農藥殘留的討論,一定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在提升果品的同時,如何做到有效的非農藥預防管理,是勝出的要件。
設施栽培面積不斷增加,代表有能力生產瓜果類的農民更多。在設施內無法更換土壤下,如何降低連坐障礙,也是一大課題。
改變,可能可以降低作物因病害產生的損耗。
改變,可能可以避免農民長期接觸化學藥劑的潛在風險。
改變,可能可以減少管理所需的人力與時間,增加經濟效益。
改變,就是力量。